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东方精工:引领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公司价值护城河加速巩固

2022-02-17 12:45:46   来源:金融界

自2020年以来,东方精工将数字化,智能化定位为公司未来五年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十四五迎来了智能制造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工信部随后发文表示,展望2022年,我国将着力打好制造业产业技术基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这三大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基础,努力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实现突破,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生力军

风正潮平好扬帆,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新的一年我国制造业将延续高技术,硬产品的主基调,向高端化扎实迈进作为瓦楞纸包装核心装备细分行业龙头,东方精工以做大,做强,做精高端智能制造业务为导向,致力于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由设备供应商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级,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供应商,助力瓦楞纸包装行业实现智慧化转型

深耕高端装备制造 多引擎驱动业绩稳健向好

回顾2021年,东方精工主营业务保持了自2015年以来稳健增长的良好势头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东方精工录得总营业收入24.72亿元,同比增长26.63%,实现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42.16%据东方精工介绍,Q3公司智能制造业务营收达到10亿元,创下该业务板块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

作为业内老牌厂商,东方精工瓦楞纸包装装备产品设计理念领先,综合性能市场领先,品牌认可度高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下游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低端产能加快出清,中低端设备产品的淘汰速度加快,市场对包装设备的需求逐步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对智能化程度高的产线设备需求持续增长,公司近些年产品订单数量显著提升公开资料显示,东方精工子公司Fosber亚洲自2021年一季度起订单饱满,产销两旺

除瓦楞纸包装装备外,公司在水上动力设备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球市场需求逐步扩张,国产替代逐步提升的背景下,作为国内舷外机产业内第一梯队的代表企业,子公司百胜动力有望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领先的市场地位,以及进口替代政策的大力支持,充分受益于市场规模和市占率的同步提升2021年上半年,百胜动力营收,净利同比增幅双双超过50%,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经营层面,东方精工亦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其中包括与平安融资租赁达成战略合作,强强联合共建数智化转型新模式,实施1+N战略,积极培育孵化参控股公司,打造产业集群,子公司百胜动力拆分上市有序推进,2021年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参股贵州航天新力,四川大金不锈钢两家聚焦高端核心零部件制造的优质企业。

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得东方精工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过去一年,天风证券,太平洋证券以及中航证券等多家券商均发布了研究报告表示对公司的看好。。

软硬并重发力 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或将构建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在瓦楞纸包装装备领域,东方精工产品涵盖瓦楞纸印刷包装生产加工链条的各个环节,基本完成了对瓦楞印刷包装设备产业链上各产品的全方位布局,具备业内产品规格和市场定位最齐全,最丰富的产品库,可充分满足国内外客户多样化的设备需求。

此外,东方精工还着眼于自动化物流领域,参股了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十大品牌商之一的嘉腾机器人,切入无人搬运AGV领域。

基于公司在智能物流领域的布局以及在瓦楞包装设备领域全产业的基础,东方精工子公司东方合智致力于开发瓦楞纸包装行业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业务,根据消息显示首款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将今年发布业内人士指出,这一里程碑式产品的落地,意味着公司的软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公司在行业市场的护城河得以进一步巩固

凭借在行业级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智能制造领域的布局,东方精工有望持续受益于全球制造业升级的浪潮,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多重价值支撑发展前景 或迎估值重构

以智能制造为战略愿景,经过多年业务布局,东方精工已经形成多业务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格局,身处高度景气的高端智能装备领域,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内在价值的认可,公司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第三期大手笔回购计划,预期回购总额为5—1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21全年公司累计用于股票回购的资金已超8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站在新的时间节点,重新审视东方精工的内在价值,公司核心主业瓦楞纸包装装备业务稳健增长,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业务为潜在增长动力,叠加百胜动力等深耕高景气赛道的参控股子公司快速成长,公司存在多重价值点支撑。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分别介绍了两个5G标杆城市近三年5G产业政策效果,以及龙头企业典型5G应用发展情况,并对后续5G布局提出建议。

展望未来,东方精工有望在新的一年再上台阶,不断增厚企业价值此外,伴随着新的增长逻辑得到验证,公司也有望在二级市场迎来估值重构的机会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