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 15:30: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5440
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出品
日前,熊猫乳业董事会通过议案,决定延期募投项目苍南年产3万吨浓缩乳制品项目生产日期从2022年6月延长至2024年6月
该项目是上市时的重点募投项目,2021年年报显示项目进度已达97.5%仅仅几个月后,该公司宣布将该项目延长两年为什么
从近几年披露的信息来看,熊猫乳品一直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问题,最近几年来销量增长缓慢。
消化2018年新增的1万吨产能,用了4年时间按照原计划,除苍南项目外,将于今年6月投产的项目还有年产6万吨浓缩乳制品
产能消化的巨大压力可能是公司选择延期的主要原因。
熊猫乳业募资项目推迟两年的算盘是什么。
苍南是熊猫乳业2020年上市时的集资项目原计划总投资3.51亿元建设内容是将原生产线相关设备整体搬迁至苍南工业园,相当于对原甜炼乳生产线的改造升级
但在建设过程中几经波折2020年上市后,因实际募资额小于原募资额,决定优先考虑苍南项目2021年9月,公司将原拟用于苍南年产3万吨浓缩乳制品项目的3500万元增资至全资子公司山东熊猫,实施新增山东熊猫年产6万吨浓缩乳制品项目
2021年年报显示,苍南项目进度已达97.5%可是就在几个月后,在原定投产日期临近的时候,公司突然发布公告,大幅延长该项目的投产日期
公告延迟的原因是2020年疫情反复影响物料物流,新厂搬迁未达到原计划进度,导致进度延迟。
事实上,熊猫乳品一直面临产能利用率低的问题近几年销量增长有限,之前投入的产能扩张项目将在2022年密集投产,届时产能利用率可能进一步下降这可能是熊猫乳业推迟募资项目的重要原因
上市前的2017年至2019年,炼乳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8.99%,78.77%,72.81%2018年产能大幅下降主要是当年5月山东工厂投产后新增1万吨炼乳产能
2019年浓缩乳制品总产能为3.6万吨,当年产量和销量分别为26211.03吨和26243.32吨2021年产量增至30145.77吨,产能利用率为83.74%这意味着,时隔四年,熊猫乳业仍未完全消化2018年新增的万吨产能,产能利用率距离2017年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
按照原计划,苍南3万吨浓缩乳制品生产项目和年产6万吨浓缩乳制品改扩建项目将于2022年6月投产,届时公司总产能将达到12.6万吨,是之前的3.5倍2021年公司销量仅为30007.77吨,同比增长13.81%产能大幅增加会面临闲置风险,建设固定后会带来折旧这可能是公司推迟苍南项目的主要原因
截至一季度末,熊猫乳业在建项目达到9875.61万元,苍南工业园项目在建项目占比最大。
在不增加收入和利润的情况下,上市当年费用率大幅降低。
2019年至2021年,熊猫乳品收入从6.04亿元增长至8.57亿元,同比增长41.89%但销量增长有限,2020年仅增长0.47%,2021年增长13.81%2021年的销量仅比2019年增长了14.34%
收入增长主要通过提价来实现公司已在机构调研中披露,2020年底将上调大部分炼乳产品的销售价格,但销售价格的上调并未完全抵消成本上涨的影响
这期间营收增长41.89%,营业成本增长52.43%,比营收增速高出近1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仅增长16%熊猫浓缩乳制品使用的主要原料是奶粉和白砂糖,原料价格的波动很容易影响公司的成本
2019年至2021年,熊猫乳业毛利率从28.73%降至23.45%,今年一季度继续降至20.48%盈利能力在不断减弱
同时,公司还降低了费用率2021年与2019年相比,销售费用仅增长3.29%,管理和R&D费用分别增长24.46%和19.78%,均大幅低于营收增速
费用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净利润,尤其是2020年上市当年,公司销售费用和R&D费用分别下降了10.21%和5.16%,仅管理费用就增长了9.26%,推动当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22.37%2021年,伴随着成本费用的增加,净利润出现负增长
熊猫乳品的增长点在哪里。
熊猫乳品是浓缩乳制品,其下游领域主要是餐饮,烘焙,饮料和食品加工在中国,浓缩乳制品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最近几年来,炼乳在泛餐饮和工业渠道的渗透,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行业的增长
总体来看,炼乳行业规模有限,熊猫乳品面临国外品牌的强劲竞争在国内炼乳领域,熊猫乳品的竞争对手是雀巢有限公司和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前者隶属于全球最大的食品饮料公司雀巢,也是目前国内市场最大的炼乳生产商雀巢专注于高端炼乳市场,产品主要用于高端餐饮领域旗下拥有鹰标和三花炼乳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品公司之一,其主要炼乳产品是黑白牌淡炼乳
熊猫乳品休息的方向是扩大品类,推出浓椰奶,芝士,芝士片等新产品该公司甚至将奶酪视为第二条增长曲线但目前奶酪总规模仍然较小,短期增长仍主要由炼乳产品拉动
对于熊猫乳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主导产品炼乳短期内销售规模小,增速慢,新品奶酪领域的竞争格局已经确立。
公司管理层今年制定的营收目标为8.8亿元,较2021年增长不到3%,而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76%在疫情的影响下,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