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9 08:14:31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9174
谊品生鲜在北京市场的门店越来越少了。5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长阳康泽佳苑、鲁谷大街的2家谊品生鲜门店都已撤店,已看不到谊品生鲜的经营痕迹。创始人江建飞曾扬言仅2019年一年就要开1000家店,如今,北京市场的门店所剩无几,合肥的部分门店则被改为“谊品批发部”。分析指出,在连锁超市品牌的发展中,若店面规模不足无法支撑供应链成本,单纯依靠融资支持并不能走通。同时,社区超市还应保证生鲜品类优势,并注意平衡供应链的成本问题。
门店剩个位数
一度被誉为“生鲜界的拼多多”的谊品生鲜,在北京的多数门店已悄然关闭,并被新的社区超市品牌替代。近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谊品生鲜在京已近乎沉寂。大众点评显示,谊品生鲜曾在北京各区开出13家门店。实际上,记者致电多家门店,近半门店出现无人接听情况,接听的2位机主则表示,原有谊品生鲜门店已关闭。
其中,谊品生鲜鲁谷大街店原址已开出一家新的超市品牌“满意鲜生”,该店工作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谊品生鲜已关闭有一段时间,大约3月的时候,满意鲜生在原址开业。闭店的情况不止发生在上述门店,据调查,谊品生鲜北京首店望春园店、常营南路店等均已关闭。
据了解,作为社区生鲜品牌,谊品生鲜将首店布局在紧邻“亚洲第一小区”天通苑的朝阳区北苑望春园小区。此前,谊品生鲜制订了2019年开店1000家的目标;进入鼎盛时期,其更是在全国有着约1800家门店。
谊品生鲜也曾布局到家业务,上线谊品生鲜小程序。谊品生鲜小程序显示,目前北京区域已无可配送或到店自取门店,距离最近的门店位于西安市。北京商报记者就谊品生鲜北京市场的情况及未来发展战略向谊品生鲜方面发送了采访邮件,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谊品生鲜的“撤退”早就有迹可循。公开资料显示,不久前,谊品生鲜位于安徽蚌埠的22家门店被通知闭店,而位于合肥的部分谊品生鲜门店则将转型为“谊品批发部”。
定位左右摇摆
成立于2013年的谊品生鲜,如今已走过近十个年头,而在这十年间,谊品生鲜的定位频频发生变动,门店类型与经营内容持续调整。创立之初,谊品生鲜的定位是“家门口的菜市场”,为门店周边的社区居民提供高性价比生鲜。
进入2022年,谊品生鲜推出新产品线“谊品 活着的菜”,门店一改往日风格,采用紫色、白色调,店内商品也引进更受年轻人欢迎的品类;如今,转型“谊品批发部”的门店,生鲜产品大幅度减少,主打“一件也批发”的包装商品。
实际上,社区生鲜超市的赛道上有着许多竞争者。一方面,零售巨头纷纷开出小型店以贴近社区,如盒马mini、永辉mini、沃尔玛社区店;另一方面,电商企业也探索到家业务,通过前置仓模式分一杯羹,叮咚买菜、美团买菜便是其中代表。但总体来说,生鲜是社区超市品牌普遍的“重头戏”。
对于零售企业而言,根据市场变动灵活调整无可厚非,但谊品生鲜的频繁变动难免使其“元气大伤”。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尝试不同的定位或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消费客群,满足不同的市场需要,但每轮的变动意味着门店、经营品类、供应链等多方面的调整,且容易使消费者对品牌认知产生困惑,这对于连锁企业而言,不利于铺开规模。
在多次探索中,谊品生鲜并未形成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指出,谊品生鲜在扩张过程中,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依赖于高额的融资支持,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据悉,谊品生鲜在2018年8月23日获得今日资本的A轮融资,此后又相继获得20亿元B轮融资、25亿元C轮融资,但随着资本市场逐渐降温,谊品生鲜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
平衡成本与利润
供应链作为生鲜产品经营的核心一环,对生鲜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指出,谊品生鲜的供应链体系与经营模式引发了运营成本高的问题,“生鲜供应链需要花大量资金打造,但其店面规模较小,造成业务上的不匹配。销量少,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高,这些问题靠高损耗、低毛利的生鲜商品经营难以弥补”。
同时,谊品生鲜在大量铺设店面时,合伙门店的水平不一,一定程度影响了品牌的整体发展。据了解,谊品生鲜采用“合伙人”模式扩张门店,与合伙人共同出资设立,给予合伙人、员工更多的自主权,且门店经营需自负盈亏。洪勇指出,谊品生鲜在招商上过于注重数量,而忽略了对各个门店的管理和培训,导致经营水平参差不齐,品牌形象受损。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自身问题的积累,谊品生鲜逐渐失去了市场优势,进而采取将部分门店转型为批发部的做法。对此,洪勇认为,实体零售行业受到新零售、电商等新兴业态的冲击,生鲜零售领域也不例外。将部分门店转化为批发部,可能是谊品生鲜为了减少库存压力、缩小经营范围、提高利润率的一种经营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生鲜产品是社区超市不可缺少的品类之一。杨青松表示,未来社区超市还是要确保生鲜的竞争力,平衡投资与收益的关系;且在生鲜经营中,不一定百分百自营,还可引进专业细分品类的经营者,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