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7 14:26:51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2275
水碓社区位于云南腾冲和顺古镇这里的传统风貌,街巷肌理,民俗风情保存完好,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我还没说完。
极限之地——云南腾冲村子四周的古山渐起,河流蜿蜒绕村鸭子在水里玩,村妇捶着衣服在水里游了好几天,让人久久不愿回家
一次乡愁之旅,就像读一本流动而厚重的历史书花开花落,柳烟袅袅,一部田园农耕读书史从稻田中滚滚而出,驼铃叮当,百年老馆,中西合璧展现了一段文化交融的历史
丝绸之路的百年文明孕育,风土人情纯净美好,代代相传历史在和顺古镇水碓社区写下了独特的注脚
向巧路斯边古镇
和顺古称杨雯洞,当地广为流传河随乡走,乡随河走,河从村前过,故改名和顺,后取学民顺民之意,最终成为现在的名字。
水碓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存寿川介绍,这里是西南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早在明代,和顺村民为了谋生,就沿着古道去海外经商
先霜降后,各自寻找方向梓树花开,游子归和顺人谚语唱出了游子归家,舍生忘死,归老板的心情当楸树开花时,游子们该回家了
从一个边疆之地到一个文明礼仪之邦有什么玄机《杨文意·小银》或许能给人们一瞥《杨文意小银》成书于清末,以手书的形式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和顺现代人外出打拼的必读攻略
好好旅行,早点赶回来,以解家人之忧,公平做生意,不欺老幼易读易记,朗朗上口,辛酸苦辣的华侨旅行生活,成了通俗易懂的哲学说起孝顺,求平安,出去的和顺村民也是商人,儒商,华侨,为祖国,为家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寸守传简介
中西合璧,流畅优雅
一路沿溪,花满水,有几处深树隐楼水碓社区和顺巷门口挂着一副对联相传是云南现代学者袁家谷为和顺村民所写,是和顺自然生态意趣和人文和谐之美的最好写照
依山傍水的和顺古镇,拥有百年老屋100多间,祠堂8座,寺庙9座,堪称民居建筑文化的博物馆鳞次栉比的特色民居千奇百怪,其美在于和与和
在沧桑中,和顺的古建筑沉淀了和珠融珠,与时俱进,随俗而行的底蕴用西式阳台装饰的中式月门是20世纪20年代的时尚今天走在水碓的巷道上,依然随处可见这样中西合璧的房子
枕山,环水,面屏,住宅小区顺势而为,与街坊沿巷而建,和睦相处村庄依山而建在山坡上,为了不占用良田,节省土地种庄稼,有很多高墙窄巷
走进一家由居民楼改造而成的咖啡馆,一座以火山岩为基底,木结构的原始老宅,布局紧凑,用料考究,工艺精良,厚重而不失典雅水碓的房屋多为四合院式建筑,一般由正房,厢房,厅堂,面壁等基本要素组成
徽派建筑的韵味,江南民居的典雅,西方建筑的元素...风格各异的古建筑与不同的文化符号相兼容,不同的建筑文化共存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古朴典雅,和谐融洽的建筑风格。
传家宝是饱经风霜的人。
沿着火山岩铺成的驿道慢慢行走,村民李建华特意提醒记者注意脚下中间的石板光滑稳重,两边略显凹凸不平这是一条灯芯路中间材料好,铺的很平整,很轻松以前是专门给老人,女人,小孩走路用的
孝顺,礼貌,善良,勤俭在水队,这些传统美德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在不远处的巷道入口处,一扇笔直的石头方门赫然耸立,门后有一座木质的单坡瓦房门楼"这是每条道路入口的大门."李建华说,过去和顺一般是群居的,各家居住的地名,巷弄都是以姓氏或籍贯命名的在巷子里设置一个将军门,古代称之为鲁门
《风俗纯美》《兴仁说别人》《风景暖》...大门正面嵌有铭文,有的两边还刻有教育对联伴随着历史变迁和人口倍增,先后迁入的不同姓氏的家庭逐渐聚居在一起,但这些地名,巷名,大门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招牌
近代以来,和顺名人辈出,哲学大师艾思奇,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云南大学原副校长存树声等存寿传说:在代代传承中,和谐,仁爱,坚毅,友爱,这样的家风,乡风早已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取向
天空晴朗,微风习习,你在水中漫步脚下斑驳的石板砖,周围墙壁的沧桑,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古村的诗画已经刻了几百年了野鸭湖畔,家风文化长廊记录着和顺数百年来著名的家风故事在古树的树荫下,一个半月形的平台上,村民们正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他们有的在家里,有的在练太极,看山赏月,互相聊天,营造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旅游贴士
从腾冲驼峰机场开车到和顺古镇水碓社区大概30分钟。
水碓依山傍水,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的古宅,牌坊,祠堂遍布全村,和顺图书馆,元隆阁,艾思奇故居等值得一去走在巷子里,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腾冲小吃,比如饵丝,薄豆粉,救驾,松花饼等等除了游览古镇,你还可以在沉没的河里划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布局:安迪
相关报道:
云南腾冲和顺图书馆百年书香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