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小非遗”折射文化生态保护“大作为”

2022-10-27 10:38:32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8814   

小遗产反映了文化和生态保护的巨大成就

这里有刺绣,服饰,乐器和奇缺砚的实物展示可以看到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布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有图文介绍里面还有一个民俗文化展厅在楚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一一介绍

楚雄州拥有丰富多彩的天文历法,民族风俗,音乐舞蹈,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医药,服饰刺绣,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楚雄各族人民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纽带,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楚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楚雄州在大姚县举办了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红火楚雄非物质文化遗产购物节系列宣传展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全面展示最近几年来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突出成果

截至2021年底,楚雄州已建立国家级,省级,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泉州非遗代表性项目14个,省级61个,州级215个,县级480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人,省级传承人120人,国家级传承人394人,县级传承人1661人

匠心,用心,传承楚雄州将继续贯彻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努力开创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连接现代生活,绽放异彩的理念,在有效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助力打造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之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四大世界级名片,为楚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精神力量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