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8 10:02:20 来源:网络 阅读量:6835 会员投稿
“深圳农业有未来,未来农业看深圳。”
4月27日,在深圳市五洲宾馆举行的深圳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中,一句这样的话,引来了参会者们的阵阵掌声。新质生产力如何引领农业强国建设?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从何处着力?
在这场论坛中,来自全国涉农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深圳市涉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代表等近100人齐聚深圳,围绕以上问题,共同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圳路径”。论坛涉及了新兴产业、未来农业、个性化食品、精准基因编辑、生物育种、生物合成学等多个领域。本次论坛由深圳市丰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联合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深圳市国际食品谷推进工作专班提供会议指导。
聚合农业科技力量,增强发展新动能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潜力藏在何处?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介绍,基于中国农科院与深圳市的良好合作基础,双方支持共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催生了一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已初步展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潜力。
“深圳充分发挥都市、产业、资本、科技、人才等多方优势,聚集了基因组所、深圳市丰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科技农业研究机构和企业。”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副局长刘得胜谈及了“未来农业,何以深圳”的潜力支撑。下一步,深圳将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食品科技创新中心,发挥中国农科院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加强深圳农业食品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农业食品“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的创新链条,全面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培育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构建开放高效、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产学研各领域的纵向深化和横向联合,是愿景、亦是共识。叶玉江补充道,中国农科院将进一步发挥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优势,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更多适宜在深圳快速发展壮大的未来农业产业,为深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蓄足势能。丰农控股集团联合创始人谭泽鑫在论坛开幕式报告中表示,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行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是丰农控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丰农控股作为一家深圳土生土长的农业科技企业,通过深圳深厚的科技研发能力与人才优势,形成了农业服务、农业职业教育、产业投资、农产品运营、智慧农业等业务板块,打造出了一套具有深圳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服务生态,用科技与创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全国超过1000万农户,累计1亿亩土地提供服务。此外,丰农控股持续开展机制创新和科技投入,形成了一套“产业+数字+金融+人才”的丰农模式,与全国数十个地市开展产业合作,形成了一系列典型发展案例,为地区农业发掘农业新质生产力。
前沿科技亮点足,探索路径谋发展
论坛设置的“主题报告”和“圆桌论坛”环节,谢道昕、叶玉江、王兴林等与会专家分别从新兴产业、未来农业、个性化食品、生物育种、生物合成学等方面作主题报告,共同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未来农业领域存在怎样的发展趋势?哪些产业的发展还会带来新的机遇?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三文看来,“低糖健康、个性化、功能性十足”,或将成为未来农产品的“关键词”。而如何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服务未来农产品需求,黄季焜院士认为,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如何实现新质生产力和满足农产品未来需求,众多院士专家给出了更为独到的思考。在“未来农业新赛道--珍稀营养素的生物合成”的报告中,王汉中院士深入探讨了珍稀营养素有机硒的生物合成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有机硒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通过珍稀营养素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生物合成技术研发和应用,可以生产出更加健康营养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为深圳生物育种产业开拓出新的增长点。
如何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和安全,黄三文院士在报告中表示实施优薯计划,替代玉米、大豆等进口饲料,降低我国对外粮食依存度,创新开展“稻薯猪”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合作社,对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推动个性化食品的研发和生产,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健康需求,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如何实现精准基因编辑促进功能营养食品产业创新,朱健康院士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优质、高产、高功能营养价值的大豆、玉米、番茄等作物新品种,为我们打开了精准农业的大门,也为食品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这不仅是对传统育种方式的挑战,更是对未来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展望。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发展思路,农业新质生产力对深圳发展有何启示,黄季焜院士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发展思路。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对深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家杰青、研究员杨青在“靶向病虫害几丁质生物学过程:从理论创新到实践”的报告中,为我们揭示了病虫害防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几丁质生物学过程,提出了靶向防治的新策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杨青研究员的报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我们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力提供案例借鉴。
大北农科技集团副总裁庞洁在“种业创新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大北农生物育种创新实践方面的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我们展示了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力量、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挥产业价值,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将为深圳农业的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研究员闫建斌在“紫杉醇生物合成与绿色制造”报告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生物制药绿色发展方式。通过深入研究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途径,探索出了一条更加环保、高效的绿色制造新路径,有助于解决紫杉醇资源短缺的问题,也为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为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随着本次论坛的圆满结束,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不仅为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深刻的洞察,也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了智慧。论坛的成功举办,也书写着深圳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实践应用方面迈出的新一步脚印。